父母都了解,一般情况下,“老师”在学生眼里是“神圣”的人物,老师的话几乎奉为“圣旨”。有的孩子在家叛逆,不听劝告,做父母的一直一句:“对你说老师”,孩子会立即同意劝告。父母假如非常不错地借助这一点,积极主动地与老师维持密切联系,将给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忙。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孩子面前对任课老师评头论足,这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,缺少信赖与尊重,就谈不上真的意义上的交流与交流,尤其是当学校和老师有考虑不周、办法欠妥时,父母要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和宽容,如此就会使双方关系更为密切,这个时候再谈交流就顺理成章了,所以父母在孩子们面前评论老师时,要学会分寸、正确评价,切莫信口开河。就是孩子对老师有建议,或者老师确有过失时,父母应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,帮助孩子理解老师的初衷和出发点是要他进步,如此有益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。
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,加大与父母的联系。
一是按期进行家访,主动告诉父母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,认识一下最近学生在家的思想和学习状况等,尤其是可以发现一些学生进步和退步的苗头,以利于准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办法。
二是认真组织父母参加父母会和父母学校活动。学校每一个学期至少召开一到两次父母会,或举办父母学校讲坛等活动,让父母可以比较全方位地知道学校的教育目的、教育内容、教育办法和教育改革的状况等,同时可让父母对学校教育、教学提源于己的怎么看和建议,如此的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走入同一轨道,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。
三是使用家校联系簿进行交流。对一些缺少自觉性、自我控制能力较弱,常常会出现一些过失的学生,教师可天天或每星期在联系簿上写一下该生的主要表现等,父母也可将孩子在家时的表现记入联系簿,如此教师和父母都能准时把握该生的基本状况,督促他们完成各项作业,准时改正缺点,引导他们积极进步。
四是使用电话联系,教师有时去家访,总是会碰不到父母,这个时候教师可用电话与父母维持联系,当然作为父母更应主动准时与教师交流,同时不要只为孩子的事打电话,节假日也应该打个电话问候一下,以表示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感谢。
当然教师与父母联系并不在于肯定的形式目的是加大交流,增进理解,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一同的教育合力,也就是说,教师与父母之间应当打造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,认可一致,协作共事,努力降低一些互相抵消的无谓的消耗原因。